长恨歌评论
By
2015-03-05 14:08:47
文章内容通常具有时效性,仅供参考,请留意发表日期。
张晓明
中国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
《中国文化产业蓝皮书》主编
《
长恨歌》是由陕西旅游集团打造的中国首部大型实景历史舞剧,也是中国西北出现的一个文化创意产业重大品牌。
首先,《
长恨歌》的出现绝不是偶然的,而是我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形势的集中反映。从2000年10月“文化产业”第一次出现在党和国家政策文件中,从那时开始到现在,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是动员阶段,从2000年到2003年,文化产业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召开了大量的会议,产业发展热潮开始出现。第二个是改革试点阶段,从2003年到2005年年底。文化体制改革试点成为解放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第三个阶段是改革全面推开和文化产业战略升级阶段,从2005年年底到目前。在这第三阶段中,深圳、上海、北京等东部发达地区,先后提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新战略,引发了中国文化产业的战略性升级运动。
这个从文化产业走向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升级运动有三个特点。第一,产业发展的重点从制作走向了原创。第二,文化产业与传统产业出现了大规模的融合。第三,文化创意产业在东部起到了带动全国文化产业战略升级的龙头作用,在西部也开始依托地域文化资源,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特别是云南、四川、广西等西南地区省份,在“云南映象”、“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等文化创意产品的带动下,形成了以文化旅游为主线,以品牌运作为核心,开发具有民族民间特色文化产业群这样一种发展模式。
《
长恨歌》的出现是我国文化产业向文化创意产业升级的具体体现。她打破了近年来西北地区省份文化产业发展较为沉寂的局面,具有成为带动陕西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品牌产品的潜力,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和研究的现象。
其次,《
长恨歌》形成了多个“唯一性”特点,将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品牌产品。《
长恨歌》已经上演两个多月,获得了各方面的好评,但是传播的力度还是不够,其中对于作品本身的特点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在我看来,《
长恨歌》的研究应该着眼于其“高水平的唯一性”,才能抓住传播的“眼”。
一是资源的唯一性。《
长恨歌》是根据真实的故事,在故事发生的真实的地点,并根据伟大诗人传颂千年的诗篇中的情节制作并演出的,可以说具有不可取代的资源的唯一性。这个资源已经孕育了千年以上,从文化产业的角度,把这个历史看成是一个投资的过程,那么这个一千年以上的投资的价值将不可估量。从品牌评估和广告价值的角度看,要形成这样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要花多少钱才能够做到?而历史已经为我们准备好了,我们只要充分发挥创意,根据消费者的需要,把它开发出来,形成文化产品,就能够回收这千年以上投资的收益。这就是《
长恨歌》的最大的优势。
二是产品形态的唯一性。《
长恨歌》被称为“中国首部大型实景历史舞剧”,在硬件和软件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创新,形成了产品形态的唯一性。为了展示大唐盛景,制作者动用了大量高科技手段,制作出恢宏的历史场景。为了展开一段千古传颂的爱情故事,制作者以音乐、舞蹈、服装等多种多样的阐释语言,给观众带来了美的艺术享受。
三是产业运作的唯一性。《
长恨歌》是在华清池这个具有三千年历史,并记载了大唐盛世历史的地方进行的实景演出。《
长恨歌》的投资开发成功开创了一个将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成功结合起来的范例,不仅在陕西省是开创性的,在全国都是有示范意义的。《
长恨歌》作为发展“遗产产业”的成功案例,具有产业运作的唯一性。
四是品牌影响的唯一性。如果说,以上三点很大程度上已经形成的唯一性的话,品牌唯一性的形成还需要时间。与国内类似旅游文化产品相比,《
长恨歌》已经初显其大气磅礴的品牌价值,但是与积淀长达千余年的历史文化资源相比,《
长恨歌》创作还仅仅是开始。一个好的产品还要做好传播,从品牌潜力到品牌实力是一个过程。
大型实景历史舞剧《
长恨歌》的出现对于整个陕西省文化产业发展的意义重大。陕西省是我国文化历史资源最为丰厚的地区,也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较早的地区。从上世纪80年代中开始到今天,“仿唐乐舞”近20年盛演不衰,创造了中国旅游业的奇迹。我们相信,《
长恨歌》这一旅游文化产业的重大品牌项目的出现,将进一步推动陕西省文化产业发展实现新的跨越。
1 Comment
James Noel
August 18, 2023Globally supply resource maximizing total linkage whereas seamless experiences resource sucking outsourcing before viral e-services
Reply